“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”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出自唐代杨慎的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。
杨慎介绍:
杨慎字用修,初号月溪、升庵,又号逸史氏、博南山人、洞天真逸、滇南戍史、金马碧鸡老兵等。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市)。明代文学家、学者、官员,明代三才子之首,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。
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状元及第,授官翰林院修撰,参与编修《武宗实录》。武宗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。明世宗继位,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卷入“大礼议”事件,触怒世宗,被杖责罢官,谪戍云南永昌卫。
在滇南时,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、武定凤朝文叛乱,此后虽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终老于永昌卫。嘉靖三十八年,在戍所逝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,明熹宗时追谥文宪。
杨慎在滇南三十年,博览群书。其诗词曲各体皆备,自有一定的风格。其诗沉酣六朝,揽采晚唐,创为渊博靡丽之词,造诣深厚,独立于风气之外。
而乐府首倡《花间》,影响隆、万以下风尚,同趋绮丽。著作达四百余种,涉及经史方志、天文地理、金石书画、音乐戏剧、宗教语言、民俗民族等,被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杨慎故居:
杨升庵祠为杨慎的故居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桂湖中路109号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4A级景区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、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历经明、清及近、现代修建,杨升庵祠及其所在桂湖现有楼台亭阁等古迹20余处,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十九年的建筑和布局。1961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;1980年定名为杨升庵祠及桂湖;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