闰五月,是哪一年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2009年出现了一个闰月,即闰五月。根据公元1949年至2020年的农历闰月表,闰月的分布情况如下:- 1949年闰七月- 1952年闰五月- 1955年闰三月- 1957年闰八月- 1960年闰六月- 1963年闰四月- 1966年闰三月- 1968年闰七月- 1971年闰五月- 1974年闰四月- 1976年闰八月- 1979年闰六月- 1982年闰四月- 1984年闰十月- 1987年闰六月- 1990年闰五月- 1993年闰三月- 1995年闰八月- 1998年闰五月- 2001年闰四月- 2004年闰二月- 2006年闰七月- 2009年闰五月- 2012年闰四月- 2014年闰九月- 2017年闰六月- 2020年闰四月从上表可以看出,闰四月、五月和六月的次数较多,而闰九月、十月的次数较少,甚至没有闰十一月、十二月和正月的记录。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,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总是相同的。虽然平均间隔约为30.4368天,但实际上,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。地球在远日点附近运动较慢,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能延长至31.45天,从而增加了不含中气的时期,进而增加了闰月出现的可能性。相反,当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运动较快时,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能缩短至不足29天,减少了不含中气的时期,因此闰月出现的机会较少。这就是为什么正月或腊月不会设置闰月的原因。在清代以前,曾经有过这样的历法,但后来由于注历方法的改变,这种情况就不再出现了。腊月是对农历十二月的另一种称呼,它源自“腊日”这一传统。腊日是古人祭祀百神的日子,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,具体日期没有确切记载。到了汉代,腊日被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即干支纪日法中的地支为戌的日子。由于冬至在农历上的日期不固定,因此腊日也不是固定的。后来,人们将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十二月八日为腊日。”关于腊日的由来,腊字没有“月”旁,原始形象表示一只去掉内脏的小动物被烤在太阳之下。后来,人们也将成块的干肉称为腊,而在周代,负责腊祭的人被称为腊祭人。因此,腊日也就被称为腊祭的日子,由于腊日在十二月,所以十二月也被称为腊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