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李白与高适真实关系

李白与高适真实关系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李白与高适是好友的关系。

两位唐代文学巨匠,他们的友谊和合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。他们相识于一次偶然的机会,却共同走过了许多风雨历程,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诗篇和故事。在这段历史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才华和情感,也可以领略到他们的友谊和忠诚。

两人曾在天宝年间在长安相识,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然而,安史之乱后,二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。高适选择了成为武将,并在北方战乱中立下战功,而李白则带着全家老小逃往南方避难。这种志向的选择为后来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。

李白与高适关系的决裂是因为李璘兵败,李白也受到牵连被抓进大牢。此时,高适为淮南节度使,对李璘谋反起了关键的决断作用,二人因此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。李白被收监关押后,曾写信向高适求救,但高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,他们的友谊因此彻底决裂。

李白与高适真实关系

人物介绍:

李白(701年2月28日—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)。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。

为人爽朗大方,乐于交友,爱好饮酒作诗,名列“酒中八仙”。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,担任翰林供奉,赐金放还,游历全国,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、宗楚客的孙女。唐肃宗即位后,卷入永王之乱,流放夜郎,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。上元二年,去世,时年六十二。

高适(704年—765年,详见人物争议目录),字达夫,渤海蓨(今河北景县)人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朝中期名臣、边塞诗人。

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,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,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。他在第一次长安应试失意之后,选择客居宋中,此时因怀才不遇、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与悲慨,使得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切的艺术风格。